去年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。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,“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”。全国各地电子商务发展方兴未艾,发展农村电子商务,解决农村流通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如何弥补我区农村电商发展短板?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方面,还要做哪些努力?农村电商发展的出路在哪里?在自治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,来自不同界别的多名政协委员从不同视角出发,解读新形势下农村电商发展前景,并纷纷为加快我区农村电商发展建言献策。
声音一:
建立村企对接联动机制
打破农村电商发展瓶颈
政策推动之下,已有多地探路“电商”下乡。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河北阜平县靠发展电商,使该县大枣、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金额在半年时间内突破70万元。阜平经验值得借鉴。然而,近年来,我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,普遍存在着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、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滞后、发展环境不完善和人才缺乏等问题。
“电子商务人才缺乏,农户没有电商技能,对市场需求信息了解不足;而新成立的电子商务公司没有好的产品,甚至最终做了线下……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。”范生军委员说,如果能形成以政府为主导,村企对接的联动机制,方能扶持出专门服务于我区农产品的本地大型电商企业,抢抓先机。
为了加快我区电子商务下乡的步伐,范生军建议,应以各县区政府主导,成立村镇级的电子商务办公室,引进外地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,定期组织电商企业和农户进行产品展示交流会,解决电子商务企业与农民或合作社之间产、销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。同时,出台全区电子商务下乡的统一奖励办法和标准,重点培养本地电子商务企业的品牌化发展,扶持我区电子商务示范县的发展。还要加大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力度,重点扶持失业人员和妇女创业,并提供产品对接,解决有技能无产品的矛盾。
声音二:
结合本地优势产业
发展特色农村电商
加快发展宁夏农村电子商务,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,实现农村脱贫致富,加快我区对外开放步伐,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庞立忠委员提出,我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应结合农产品优势、旅游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,尽快出台相关规划和指导意见,并配套激励扶持政策,从土地、税收、融资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,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。鼓励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来宁夏投资发展,推动我区农村电商遍地开花,集群发展。
他建议,支持各市县电子商务企业搭建本地区第三方农村电子商务平台,重点围绕特色农产品、特优果蔬、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和日用消费品等开展电子商务,规范发展大宗农产品现货交易、特色农产品销售和消费品下乡的电子商务专业化平台,逐步形成高品质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体系。培育专业化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,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、农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积极开展网上销售业务。成立农产品检测中心,对农特电子商务产品进行权威质量认证。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,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行为,确保网上交易公正、公平、合理和品质一流。
声音三:
“互联网+农业”打造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新引擎
电商产业不受时间、空间限制、加之贸易成本低,这种新的营销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。把农业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是未来经济发展大势所趋,也是落实“互联网+”战略的有力举措,其前景广阔,潜力巨大。
杨天举委员说,“互联网+农业”是一种革命性的产业模式创新,一方面,“互联网+”促进专业化分工、提高组织化程度、降低交易成本、优化资源配置、提高劳动生产率等,打破小农经济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枷锁;另一方面,“互联网+”通过便利化、物联化、智能化等手段,为农地确权、农技推广、农村金融、农村管理等提供精确、动态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,“互联网+农业”正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。
他建议,宁夏应围绕枸杞、贡米、胡麻、葡萄、草畜、瓜菜园艺等特色农业资源,集中打造基于“互联网+”的农业产业链,助力农业延伸产业链、打造供应链、形成全产业链,实现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,增加农民收入,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。积极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、流通、加工、储运、销售、服务等环节的互联网化;构建“六次产业”综合信息服务平台,助力休闲农业和一村一品快速发展,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、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。鼓励阿里巴巴、京东、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积极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,构建基于“互联网+”的农产品冷链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的网络化运营体系;实现优质、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以及农产品网络零售等。同时,也要推动“互联网+”助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建设,破解“小农户与大市场”对接难题,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,实现农产品增值,促进农民增收。